近两天,“上海洋女婿”恐怕是一个炙手可热的特定词汇。其故事现在是人尽皆知,在此也不再赘述。
随便翻翻网络,每一篇涉及上海“洋女婿”的文章,其后都有大量的评论,公众的情绪似乎都被这位洋女婿彻底激发,点燃。犯众怒在中国本来就是一件很忌讳的事,况且又是在抗疫的非常时期,所以整个事件背后的每一种情绪都应该得到尊重。
笔者梳理了一下,概括起来应该有三种情绪。
一是对外国人的超国民待遇的情绪。
很多人都认为上海静安区居委会在对待洋女婿拒绝集中隔离一事上,没有坚持底线原则,所谓的两全其美的变通之法——允许老外在家隔离,本质上就是给了外国人超国民待遇。大家都在问,如果涉事方是一个国产女婿,抗疫期间居委会每天那么多事要做,还会这么有耐心做工作,寻求所谓变通之法?
记得几年前有一则新闻,说是一位外国人在中国丢了一辆自行车,不到八小时就被警方找到送还,有网友就酸酸的说,我丢了几辆摩托车,报了几次案一辆都没找回来,外国人的一辆自行车就这么重要?
优待外籍人士,在很多具体规则上,实行中外有别、看人下碟、差别对待的所谓给予外国人超国民待遇,确实在民间引发了强烈的不满情绪。对外国人高看一等,其实就是一种媚外,软骨病。
![](https://pics3.baidu.com/feed/79f0f736afc37931a5cb22aab814d14341a911ec.jpeg)
二是对洋女婿“不通人性”的做法的情绪。
家有两个月大的儿子和刚出月子的妻子,还有老人,这要换作是中国女婿,肯定会优先考虑老弱妇孺的安全,主动去集中隔离。记得前段时间新闻中报道,有货车司机到疲区送货,回来后为了不影响家人,主动在车上自行隔离生活,这就符合中国男人的担当精神。洋女婿把妻儿丈母娘逼走到亲戚家住,在中国的传统中,简直就是不通人性。
![](https://pics1.baidu.com/feed/4b90f603738da977b28970f9e3819e1f8418e391.jpeg)
三是担心得之不易的抗疫成果被破坏的情绪。
回想一下,我们现在取得的抗疫阶段性胜利成果,容易吗?全国上下,人不分老幼,地不分南北,不分城乡,说禁足就禁足,说趴家里不动就不动,近两个月的“禁闭”,人们失去了那么多生活的情趣和自由,还有那么多医务人员、志愿者失去了生命。这一切多么的不容易!如果因为一个从外国回来的人的任性、不配合而被破坏,我们会不会再被关“禁闭”?这不是典型的给我们添乱吗?
所以说,这三种来自民众的情绪,每一种都应该得到尊重!你说呢?
![](https://pics2.baidu.com/feed/c75c10385343fbf29a98f798c1aeac8664388f2f.jpeg)
(声明:本号所发文章均为原创,部分图片来自网络,欢迎加关注,点赞,分享,谢谢!)